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暑期实践团队赴秭归县开展社会调研

来源: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发布时间:2021-07-15浏览次数:369

(通讯员雷丽  摄影费安奇 刘欢)74日至79日,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8人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马家坝村,开展“‘职’入土地·科‘技’助农——基于马家坝村的乡村振兴社会调研”实践活动。

在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中,实践团队围绕“乡村振兴”,开展了脐橙经济调研走访、反诈防诈入户宣传、重温红色故事三个主题活动,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知民情、晓民事、涨知识、增才干。

深入农村一线 调研脐橙经济

七月正值梅雨季节,5号早上,伴随着阵阵雷雨,实践团队来到马家坝村,与村支书王军开展座谈。村支书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,并介绍到,马家坝村全村版图面积8.75平方公里,共16个组,在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,目前的重点工作是“不返贫”和“振兴发展”的战略部署。秭归作为“中国脐橙之乡”,在脐橙种植上历史悠久,但本村因地理位置偏远,山路难走,脐橙种植史和规模都远远落后其它村。现今,随着交通的发展便利,马家坝村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上,脐橙经济大有可为。座谈交流结束后,实践团队与马家坝村签订了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共建协议,村支书王军表示,非常支持大学生返家乡助力本村经济振兴。

实践团队与村支书王军座谈交流  

  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共

  下午,实践团队沿途走访,来到了马家坝村物流服务站。因为梅雨天气,种植户无法上山剪枝,所以都聚集在此休闲。实践团队采访了三位农户,通过访谈,农户向我们介绍了秭归脐橙的品种,口感,种植环境,种植技术,成本核算,销售渠道等等,并表示,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,传统的客商收购模式无法实现带动乡村经济高速发展的目的,现在大学生能回到农村,扎根农村,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,带动家乡经济发展,是他们的心愿与希望。

沿街对农户进行调研访谈

6号上午,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家坝村脐橙经济,实践团队来到了广缘林果专业合作社,考察了脐橙种植与盈利情况。村支书向我们介绍,这片种植园主要种植的是伦晚、夏橙、长红三个脐橙品种,50多亩地年产量可达到2030万斤,但是今年受冻害影响,脐橙品质受损,再加上销售渠道单一,农民收入大幅下滑,基本无盈利。下午,实践团队入户调研,通过对十余户脐橙种植户的访谈,全面了解了本村农民的脐橙种植情况与经济收入情况。

   种植园实地考察 入户调研访谈   

开展反诈宣传 为群众办实事

7号,实践团队开展“反诈骗”金融知识宣讲活动。由于马家坝村留守老人居多,实践团队决定入户宣讲,进行防诈反诈知识普及,并帮助老人们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。山中大雨,山路难走,但团队成员们毫无怨言,一步一脚印,跟随着村工作人员,在山中穿梭。“对,您眨眨眼,好的,向我这边看”,“好了,您手机现在开启了保护模式,千万别卸载了,这样以后有诈骗电话或者短信,手机就会显示,您就知道它是骗子了。”团队成员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操作,为三十余户留守老人开展了知识宣讲和APP下载,为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筑牢防线。

  入户开展“反诈骗”金融

 重温红色故事 感恩革命先辈

8号上午,实践团队来到了鹰子堡烈士墓,祭奠在秭归县蒋家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七名烈士。在烈士墓前,团队成员朱庆泽为大家诵读了七名烈士的英勇故事,并说到: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我深知军人的责任;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深感革命先辈的付出。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会牢记使命,永葆初心,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,发扬红色精神。”

  吊念革命烈士纪念碑

下午,团队成员拜访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的两位老党员——郑运法和梅德山,听两位老党员讲述他们的红色故事。两位老党员虽然年事已高,但回忆起五十年的在党故事,依旧精神矍铄,团队成员们也听的津津有味。看着那一枚枚荣誉勋章,和那勋章背后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,团队成员们无不感慨。梅德山爷爷最后对团队成员说到:“看到党和国家这几十年来带领中国取得的成就,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啊!希望我们每代人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!”

听老党员忆红色故事  

回首六天的马家坝之行,调研团队队长王慧敏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:“作为从马家坝村走出来的大学生,通过这次调研,我才知道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帮扶下,马家坝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,家乡需要我,我也会在毕业后扎根这片土地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
(审核 邱文成)